知名数学奖项介绍(摘自网络)

00001 2019-11-6 2264

国际上最著名的、最有影响的数学奖是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各国还另外设有自己的奖项。

1.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John Charles Fields)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 ,于1936年首次颁发,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本身未设数学奖)。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国际数学联盟(IMU)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举行颁奖仪式  ,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  。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每人将得到15000加拿大元(CAD)的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  。

截止2017年,共有2位华裔数学家曾获得过菲尔兹奖,分别是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 。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2017年,哈佛大学拥有的菲尔兹奖得主(校友、教授和正式研究人员等)位列世界第一(18位)  ,第二名巴黎大学(16位)  、第三名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4位)  、第三名普林斯顿大学(14位)以及第五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3位)分列世界第二至第五名。

2.沃尔夫奖

1976年1月1日,R.沃尔夫(Ricardo Wolf)及其家族捐献一千万美元成立了沃尔夫基金会,其宗旨主要是为了促进全世界科学、艺术的发展。

沃尔夫奖主要是奖励对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每年评选一次,分别奖励在农业、化学、数学、医学和物理领域,或者艺术领域中的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四大项目之一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士。其中以沃尔夫数学奖影响最大,因为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而菲尔茨奖虽有影响,但只授予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唯有沃尔夫奖在全世界范围以获奖者一生的成就来评定,因此,沃尔夫数学奖堪称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根据统计,沃尔夫物理奖,化学奖和医学奖的获得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获得了相关领域的诺贝尔奖,因此在沃尔夫奖在这些领域,尤其是在物理和化学领域,其影响力仅次于诺贝尔奖。先后获得沃尔夫物理奖和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有肯尼斯·威耳孙、利昂·莱德曼、马丁·刘易斯·佩尔、皮埃尔-吉勒·德热纳、约瑟夫·胡顿·泰勒、南部阳一郎、小柴昌俊等。1978年,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江苏省苏州市下属的太仓市浏河镇人)吴健雄(女)获得此奖;美籍华人科学家钱永健先后获得过沃尔夫医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3.阿贝尔奖

阿贝尔(Abel)奖是一项挪威设立的数学界大奖。每年颁发一次。2001年,为了纪念2002年挪威著名数学家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二百周年诞辰,挪威政府宣布将开始颁发此种奖金。自2003年起,一个由挪威自然科学与文学院的五名数学家院士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宣布获奖人。奖金的数额大致同诺贝尔奖相近。设立此奖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项。2001年挪威政府拨款2亿挪威克朗作为启动资金。扩大数学的影响,吸引年轻人从事数学研究则是设立阿贝尔奖的主要目的。2003年3月23日,第一个获奖人名宣布,六月奖金第一次正式颁发。

中国数学奖项

1.  华罗庚奖

1992年11月4日,中国首届"华罗庚数学奖"在北京颁奖。为了纪念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我国数学事业的杰出贡献,促进我国数学的发展,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捐资,与中国数学会共同主办的"华罗庚数学奖",以奖励和鼓励对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数学家,每两年评奖一次。遵照华罗庚数学奖奖励条例,该奖主要奖励长期以来对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我国数学家。获奖人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获得这一奖励的数学家都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引起了国内外数学界的瞩目,对促进我国数学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华罗庚数学奖”由热心于发展我国数学事业的湖南教育出版社捐资,中国数学会负责评奖与颁奖工作。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组成评奖委员会,其成员为本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和个别专家组成,他们都是知名数学家。评奖委员会随中国数学会理事会换届而换届(四年一届)。

"华罗庚数学奖"自1992年开始设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九届,每届2人,每人奖金为10万元人民币。每届评奖后都召开隆重的颁奖大会,并邀请国家领导人(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丁石孙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同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导,使"华罗庚数学奖"在海内外数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2.  陈省身奖

华裔美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是一位国际数学大师,他对发展数学做出了卓越贡献。陈省身先生非常关心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几十年来为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培养数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肯定陈省身教授的功绩,激励中国中青年数学工作者对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做出贡献,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设立"陈省身数学奖"。奖励范围为在数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的中国中青年数学家。

中国数学会设立并承办的"陈省身数学奖",是由热心于发展中国科学与教育事业的香港亿利达(ELITE)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倡议并捐资,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设立的。中国数学会负责评奖工作,组成了评奖委员会,其成员为本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和个别专家组成,他们都是知名数学家。评奖委员会随中国数学会理事会换届而换届(四年一届)。

"陈省身数学奖"自 1986 年开始设立以来,截止2015年末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每届 2 人,每人奖金为10 万元人民币。中国 30 位中青年数学家获得该奖。每届评奖后都召开隆重的颁奖大会,同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导,使"陈省身数学奖"在海内外数学界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


最新回复 (0)
返回